欢迎来到: 中亿联合检验认证(成都)有限公司
中亿联合检验认证(成都)有限公司
座机电话:028-85111568

标准详情

GB/T 30146-2023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
来源: | 作者:认证体系 | 发布时间 :2025-06-05 | 66 次浏览: | 分享到:

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(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System,BCMS)的目标和原则是构建该体系的核心框架,旨在确保组织在面对各类中断事件时能维持关键业务运作。以下是结合 GB/T 30146-2023 标准及行业实践的详细解析:

一、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目标

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方法,提升组织应对风险的韧性,具体可拆解为以下层面:

保障业务持续运行

1.确保组织在遭遇突发事件(如自然灾害、技术故障、供应链中断等)时,能以预设能力和可接受的时间周期,持续交付产品或服务,避免关键业务流程中断。

例如,银行在系统故障时,需确保客户转账、存取款等核心业务在规定时间内恢复,维持金融服务连续性。

减少中断影响与损失

1.通过风险评估和预案制定,降低中断事件对组织财务、声誉、合规性等方面的负面影响。

2.如制造业企业通过备用供应链方案,减少原材料短缺导致的生产停滞,避免订单违约和经济损失。

增强组织韧性与适应能力

1.建立动态响应机制,使组织不仅能“恢复”业务,更能在变化中持续优化流程,适应不确定性(如市场波动、政策调整等)。

例如,疫情期间部分企业通过 BCMS 快速切换至远程办公模式,同时调整生产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。

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

1.向客户、员工、合作伙伴等传递组织的风险应对能力,增强信任。如医疗机构在灾害中维持急救服务,保障患者生命安全。

二、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原则

GB/T 30146-2023 标准及国际实践中,BCMS 遵循以下核心原则,以确保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:

1. 战略导向与全员参与

战略融入:将业务连续性管理与组织战略目标结合,而非孤立的管理工具。例如,航空公司将航班延误应急方案与“客户满意度优先”的战略挂钩。

全员责任:从高层领导到基层员工均需明确职责,形成跨部门协作机制。如 IT 部门负责系统恢复,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场地协调。

2. 基于风险的系统性方法

· 全流程风险管控:通过业务影响分析(BIA)识别关键业务和潜在风险,再通过风险评估确定优先级,制定针对性预案。

· 案例:电商平台通过 BIA 发现 “支付系统中断” 对营收影响最大,因此优先投入资源建立双活数据中心。

3. 动态适应性与持续改进

· 灵活响应变化:定期更新风险评估和预案,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变化(如业务扩张、新技术应用)。

· PDCA 循环:通过“策划-实施-检查-改进”持续优化体系,例如每年通过模拟演练发现预案漏洞并修正。

扫一扫,关注我们
联系人:郭老师     15708496248  (微信同号)       座机/传真:028-85111568          QQ:2443421242         邮箱:2443421242@qq.com

            公司地址:中国成都高新区新裕路467号1幢2单元13层1301号     

 蜀ICP备2022017641号